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被海外学术刊物称为中国最大的蝴蝶博物馆的蝴蝶馆。该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7个展厅,和两座蝴蝶生态养殖园。
展出了600余种,占我国已知种数一半的蝴蝶标本万余只,和数百种珍稀与观赏昆虫标本。包括世界最珍稀的蝶种--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teus),和褐凤蝶属(bhutanitis Atkinson)、虎凤蝶属(luehdorfia Cruger)、绢蝶科(Parassiidae)等被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各国际公约列为保护的珍稀蝶种,以及世界最大的蛾类,世界最大的蜣螂,世界最长的昆虫等各种观赏昆虫。
除标本外,还陈列了大量资料照片、模型、蝴蝶书画艺术品、蝴蝶加工工艺品。从自然和人文科学的角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蝴蝶与昆虫世界,以及古今中外人们对蝴蝶的认识研究及利用成果,对蝴蝶科学知识进行了宣传和普及。
脊椎动物馆
脊椎动物陈列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生态剥制标本、化石标本800多种、1000多件,并配以350多幅各类动物生态照片、进化图表及简要的文字说明。珍稀的中华鲟、白鲟,凶顽的大白鲨,奇特的蛙类,硕大的海龟、玳瑁,中生代的恐龙化石,美洲的鳄鱼,东南亚巨晰,南极的皇帝企鹅,纤巧的太阳鸟,西双版纳的绿孔雀,威武的虎豹,憨态的熊猫等等标本,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或陈列于橱柜,或置身于渴似生态的大型生态景箱,或站立于展台让人亲近。漫步其间,让人们深切实在地认识了解纷繁的动物世界,惊叹自然的博大、深遂,竟能演造和包容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种,更进一步领会人、动物、大自然这一永恒的主题。
馆藏文物
博物馆利用原成都建设学校五层高的教学大楼改建而成。在影响整个建筑负重抗震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改造,利用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在展览布局、展橱展柜造型、展厅色调、灯光设计、展示手法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的经验,整馆布局科学合理,大熊猫馆、蝴蝶馆、脊椎动物馆各具特色,展览内容丰富有序,感观效果华丽庄重。 馆内共展出各类图照800多幅,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示主要产自四川的标本实物2140多种、12450多件(只),其中兽类标本90多种、150多件,鸟类标本300多种、600余件,爬行动物标本120多种,两栖动物标本110多种,鱼类标本230多种,蝴蝶及其它昆虫标本1150多处、10000多只,化石及模型标本100余种,古今中外文献专著60多件。此外,馆藏标本上万件(只),馆藏各类文献专著数千册(篇)。